人民文学出版社 字数:92.50万字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同时也是汉语言文学中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5-04-20
中华书局 字数:4.57万字
与其他蒙学经典主要强调启蒙识字、学习知识不同的是,《增广 贤文》注重为人处世的启蒙,是人生智慧与经验的传承。正因如此, 《增广贤文》的阅读对象也就更加广泛,影响也更为深远。该书有非 常高的知名度,上至王侯公卿,下至贩夫走卒,甚至懵懂村妇常常都 能吟诵几则,并奉为做人的基本准则。时至今日,该书中的许多隽 名言,人们仍然耳熟能详,广为流传,日用而不知。可以这么说,就 受众与影响而言,该书已经远远超越了一部“蒙学”书的功能与价值。
更新时间:2025-04-22
三联书店 字数:35.00万字
《中国大历史》是历史学家黄仁宇体现其“大历史观”的一部专著,它旁引了不少研究内容,分析中国历朝发展的问题,从欧洲的历史,以至经济学都有利用。 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作者倡导“大历史”(macro-history),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纳领,然后在与欧美史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更新时间:2025-04-20
中华书局 字数:38.80万字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汇总。《庄子》对工具理性也进行了深刻批判。 [36]《庄子》进一步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 [37]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更新时间:2025-04-21
三联书店 字数:12.00万字
《钱穆先生全集:秦汉史(新校本)》是钱穆先生全集,在台湾经由钱宾四先生命令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一九九八年以“钱宾四先生全集”为题出版。作为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筹划引进的重要项目。这次出版,对原版本进行了重排新校,订正文中体例、格式、标号、文字等方面存在的疏误。至于钱穆先生全集的内容以及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的批注说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
更新时间:2025-04-22
中华书局 字数:35.20万字
本书是周一良先生对十二部史书的读书札记,收录了他对历史学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发现。
更新时间:2025-04-22
三联书店 字数:22.30万字
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
更新时间:2025-04-23
中华书局 字数:45.30万字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共二十卷。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年),后人称韩非子或韩子,战国时期韩国人,为韩国公子,与李斯同学于荀子,喜好刑名法术之学,为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全书由五十五篇独立的论文集辑而成,里面的典故大都出自韩非,除个别文章外,篇名均表示该文主旨。其学说的核心是以君主专制为基础的法、术、势结合思想,秉持进化论的历史观,认为人与人之间主要是利害关系而仁爱教化辅之,强调以法治国,以利用人,对秦汉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建立产生了重大影响。该书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的风格,思想犀利,文字峭刻,逻辑严密,善用寓言,其寓言经整理之后又辑为各种寓言集,如《内外储说》、《说林》、《喻老》、《十过》等即是。
更新时间:2025-04-22
中华书局 字数:200.00万字
《搜神记》是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笔记体志怪小说集,原本已佚,今本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作者是东晋史学家干宝著录。 该书讲述了其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杂糅佛道,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搜神记》故事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开创了中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干将莫邪》《李寄》《韩凭夫妇》《吴王小女》《董永》等篇,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酷,歌颂了反抗者的斗争,常为后人称引。
更新时间:2025-04-20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字数:94.50万字
运用历史文献学的方法对古籍残卷作整理研究,是20世纪敦煌学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中国敦煌学的发轫,也可以说是始于敦粕古籍的整理研究。自罗振玉辑录史部典籍、王国维校勘儒学经典起,数代前辈学者运用传统学术方法,对百多部敦古籍残卷作典籍名称考订、佚本发覆、裒集缀合、辑注校释等工作,九十年间成绩斐然。 出自敦煌藏经洞的古代典籍卷子,是我国书籍进入刻本时代以前最后的也是最大的典籍藏。本书以这批典籍为研究对象分设绪论以及佛学典、道典、史地、文学、书仪、杂占、科技典、藏文典籍九章,由13位敦煌学者通力合作完成。本书试图对敦煌各类典藏的历史源流、学术文化价值以及典藏蕴含的社会历史信息等,作出新的探索与概括。本书是将敦煌出土的古代典籍按经、史、子、集四大类做集成性、整合性研究的第一部专著。
更新时间:2025-04-20
共1/1页